数据资产迎来大爆发,已有企业融资成功,一个未被发掘的巨大市场
2025年,中国正式迈入“数据要素市场化元年”。随着《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》的深入推进,国家发改委、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《“数据要素×”三年行动计划(2025-2027年)》明确提出,到2027年数据要素应用场景要实现全覆盖,数据交易规模较2024年翻两番。在这一政策东风下,企业数据治理、共享和交易正从“可选项”变为“必选项”,一个万亿级的市场蓝海正在加速形成。
数据资产化: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下一个爆发点
在传统认知中,厂房、设备、存货是企业的核心资产。但数字经济时代,数据正成为比土地更宝贵、比石油更稀缺的战略资源。近期资本市场的一系列创新案例,生动诠释了数据资产的金融价值:
首单数据资产赋能ABS成功发行:2025年7月17日,上海证券交易所落地首单数据资产证券化产品,规模达5.1亿元。该产品以供应链金融平台业务数据为信用支撑,帮助中小微企业实现应收账款精准定价,融资审核周期缩短3-5个工作日。
无锡首单数据资产融资落地:无锡数据集团以"算力公共服务平台智算认证通"数据产品为质押,获得1000万元融资,资金用于算力基础设施升级。
县域国企数据资产“破冰”:江苏泗洪城投集团将智慧停车数据资产评估作价896.8万元,成功质押融资500万元,专项用于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。
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趋势:数据资产变现已成为企业融资的新渠道、发展的新动能。据专业机构预测,到2027年,我国数据资产质押融资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,数据资产证券化产品将占ABS市场的15%以上。
然而企业数据资产化面临三大核心挑战
1.数据确权难
数据资产化的首要前提是明确数据权属。然而,企业数据往往涉及多方权益,如用户隐私、平台运营权、政府监管要求等。如何在不侵犯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数据流通,是企业面临的首要难题。
2.估值与定价机制不成熟
数据资产的价值评估缺乏统一标准,导致市场交易信心不足。目前,各地数据交易所正探索不同的评估模型,如无锡数据集团采用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数据资产进行量化分析。
3.数据安全与合规风险
数据资产化过程中,如何确保数据“可用不可见”是关键。新疆油田采用数据分类分级、隐私计算等技术,确保原始数据不出域,仅输出分析结果,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安全方案。
中聚企服:打通数据资产化“最后一公里”
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,许多企业却陷入“有数据无资产”的困境——数据资源分散、权属不清、价值难评估、流通渠道不畅。针对这些痛点,中聚企服依托与深圳数据交易所的深度合作,创新推出"数据资产化全栈解决方案",为企业提供从确权登记、价值评估到融资变现的一站式服务。
四大核心服务构建完整闭环
1.数据资产确权与合规治理
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数据资源目录,协助企业完成数据资产权属登记,确保符合《数据安全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要求,为后续流通奠定法律基础。
2.数据价值评估与产品设计
联合权威评估机构,对企业的交易数据、运营数据、用户画像等核心数据资源进行多维评估,量身定制数据产品开发方案,如数据集、数据API、数据分析报告等。
3.数据交易与资产证券化
通过数据交易所挂牌交易,对接银行、券商、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,探索数据资产质押贷款、融资租赁、资产证券化等创新模式。
4.数据资产实缴与资本运作
创新性地帮助企业以数据资产作价出资,完成公司注册或增资扩股,盘活无形资产,优化资产负债表结构。
为什么选择中聚企服?
官方合作通道:作为深圳数据交易所战略合作伙伴,享受数据产品挂牌绿色通道。
全流程陪伴:从数据治理到资金到账,专业团队全程跟进,平均服务周期较行业标准缩短30%。
创新金融网络:对接超50家金融机构,创新设计“数据资产+应收账款”“数据资产+知识产权”组合融资方案。
AI赋能增效:自主研发的中聚AI系统可7×24小时提供数据资产化咨询,实时解读最新政策,智能生成评估报告初稿。
抓住数据红利窗口期
当前,各地政府正密集出台数据资产化扶持政策。深圳发放"数据资产券"补贴企业上链交易;上海对数据资产证券化项目给予备案优先支持;江苏试点数据资产纳入国资考核体系。政策红利期通常只有2-3年,率先完成数据资产化的企业将获得估值溢价和融资便利的双重优势。
中聚企服创始人富有表示:“数据资产化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,而是涉及法律、财务、金融的系统工程,我们愿做企业数据价值发现的探矿者,让每家企业都能分享数字经济红利。”
如果您拥有行业数据积累却不知如何变现,如果您的数据资源仍在“沉睡”,现在正是唤醒这些“数字石油”的最佳时机。